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公达家书》第19封

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编者按】为了纪念创校校长陈炳权(字公达)先生,为了接续经久不息的教育薪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和全体师生征集生命历程中的成长故事,诚邀院友和师生记录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其他成长经历中的点滴故事,把个体成长所积淀的过往化成文字,以一封封家书的方式呈现出来,希冀与师生分享,与时空碰撞,与时代同行,与岁月成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展信佳!

      自2015年毕业后,几经辗转,最终回到离母校咫尺之遥的广州美术学院工作,成了她最忠实的校友之一,静静在旁陪伴。最初,本科毕业时,是因为内心对于就业缺乏底气而选择继续深造,好在如愿考入了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得以延续学业。未料想,在这里我遇到了更多良师益友,品尝了不可复制的学习经历和成长经历。这对于我今后的人生发展可谓影响深远,只是当时并未察觉。

 

      常思念

      通过在广大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和对于专业发展的自我研判,让我开始对高校这个概念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并产生好感,乃至逐渐变为热爱,这里热闹却不喧嚣,这里包容开放却不失务实严谨。所以,在毕业的当年,我便毅然决定报考高校,以试图长久保留住这一份美好,最终喜获佳绩,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工作之余,时常会想念课堂上激烈的学术讨论,大家彼此间甚至会为此争得面红耳赤;夜幕降临后,在南五路与同学们促膝长谈,谈学术、谈人生、谈理想;会想念独自通宵查文献时周围的万籁俱寂,还有写不出论文时数不清的苦恼;会想念在研究生会与大家并肩准备学术论坛时的紧张与兴奋;会想念与舍友踩单车刷外环、与同学们结伴去小洲喝早茶;会想念在艺术中心参加毕业学位授予时的欣喜……一切的一切,都在无形中浓缩成一组组镜头,成为心底对母校的无限思念。

 

      忆师恩

      在学院的日子里,与许多老师先后打过交道,甚至超越了普通师生的关系,成为了朋友。如果说我的学术有一些小小的成就,那么这一切都源于老师们的无私教诲。面对枯燥的书籍、晦涩的论文、冰冷的数据以及学术功底不好的我,老师们润物无声,永远用他们坚定的学术信仰和育人执着为我们树立榜样、注入力量。

      还记得我的导师王枫云教授教我如何做人做学问,始终跟我强调对学术保持敬畏;谢建社教授是我学术的引路人,手把手教我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如何挖掘学术生长点;陈潭教授思维敏锐、眼光独到、锐意创新,您的每篇学术成果我基本都认真研究过,多次启发了我如何开展研究;蒋红军副教授激发起我对学术的热情,并对于我学术规范的养成起了很大帮助;杨芳副教授、肖生福副教授和我的同门师兄林志聪副教授在我毕业论文遇到瓶颈后,给予了我无限的耐心指导,提供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每每忆起,总能让我眼眶湿润。

 

      展风华

      毕业已然五载,学生也将至而立之年。我想唯有不断地砥砺前行、追求卓越才是对过往岁月最好的回馈。无论是组织人事工作,还是学生管理工作,我始终牢记母校校训,以“学以致用”的精神面貌,践行“三全育人”的使命担当,力求将所学专业与岗位特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和实施相关工作。几年下来,扎实硬朗的工作作风受到学校和领导的一定认可,并收获了若干荣誉。另外,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也取得了较好成绩,有“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银奖,也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省级立项。

      同时,学术科研是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抓手,所以在工作之余保持着学术科研劲头。另外,我还利用周末时间,穿梭于各大高校和组织参加专题工作坊、学术研讨会、专业学术讲座,主动“充电”,努力提升学术科研能力。毕业至今,公开发表了5篇专业性学术论文,并有3篇论文拟发表;获立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课题研究6项。

 

      广大和公管于我,是不朽的精神家园。我把青春最光彩照人的时光堆砌在此,向前走轻松的时候、疲惫的时候、开心的时候、失落的时候,总会不时地驻足回首眺望,向家的方向传回思念。



谢棋君

2020年8月31日


      

      致信人:谢棋君,江西九江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科级辅导员,讲师,泰国西那瓦大学2020级博士研究生。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家书联络

张淑欣(1223990451@qq.com)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年研招目录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招收推免生通告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第三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健康中国与疫情治理”学术工作坊征稿

谷琶公告||“攻坚2020”口述史征文初审结果公告

谷琶公告||“感染2020”口述史征文初审结果公告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

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谷琶特辑||“服务国家,十分专业”:广州大学行政管理谷琶特辑||“服务社会,十分专业”:广州大学社会学
谷琶公告||大学城校区跨园区通行及施工围蔽通行指引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交通车路线及其时间路段安排谷琶资讯||“开始不想去,最后不想走”的桂花岗
谷琶特辑||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0年招生宣传片谷琶特辑||行政管理:厚德博学,笃行理政
谷琶特辑||社会学:格物致知,达世济民谷琶资讯||致2020新生:广东省学生资助政策一览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